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黄发科的生本美术教育

————不经授权 不得转载————

 
 
 

日志

 
 
关于我

黄发科,安徽省特级教师,市十三、十四届政协委员。中学高级教师,县美术教研员,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美协副主席,市优秀教师、市美术学科带头人,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市教师继续教育首批专家,省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省首批教师培训专家,省教育评估专家,省美协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40多篇教学论文和课例等发表于专业刊物,撰写出版专著《放飞心灵的窗口》、《 烛光夜话》和《根雕、摄影诗话》三册,合编《农村美术教学——对话与实践》一册,编绘《包公故事》连环画一册。

证书丢了“正”,能量变为负(原创)  

2015-03-09 17:20:27|  分类: 教坛随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证书丢了“正”,能量变为负(原创) - 拾荒者 - 拾荒者·原创艺术教育博客

 图片为拾荒者制作

       最近,听说本地报送特级教师参评材料时,要在论文获奖证书后边附上论文稿,目的应该是为了验证论文的质量。经过上级教研部门专家评定的获奖证书本身就是起证明作用,要论文稿何用?
       特级教师评比不同于一般的职称评比,把关严格是必须的,谁都会支持上级这样做,但证书后边附论文我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要求自然是剽窃成风的社会环境造成的。
      学术造假已是旧闻,教师抄袭论文也早已被”普及推广“。过去有“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之说,不少教师把”会“字用在了“嫁接”上,网络带来的便利让人连翻书的时间都省去了,只要用上”一指禅“的功夫,在网上搜一遍,”得来全不费工夫“,再东鳞西爪、东拼西凑,把某些句段改头换面化个妆、整个容,不像过去那样一字不漏地原搬照套,甚至连错别字也抄过来那样傻。稍微认真一点的,少搬多改;懒惰一点的则多搬少改;前者作假手段高明很难查出来,后者则常常被揪住狐狸尾巴。但无论怎么说,这些论文的观点、论据和论证方法都是剽窃人的,都是假牙。
      但各级教研部门的论文评比必须要进行,主管者需要找一批业务能手先在网上搜上一遍“打假”,然后再评比质量,多花费不少人力物力。即使这样,仍然还有不少漏网之鱼,加上少数人情照顾,论文评比中证书的“证”字就失去了证明作用。丢了“正”——真正、公正和正气,证书的”证“字也就失去了说话的公信力,”言“而无”正“的获奖证书不仅没有起鼓励教师深入教学研究,探究教学规律的促进作用,反而为他们懈怠教研、抄袭剽窃推波助澜,变成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负能量。
       因此,我认为教研部门在考核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时,要么改用比较容易写作的随笔和叙事方式——毕竟大家阅历和实践经验丰富,思考和研究的时间太少;要么沿用论文格式,对获奖者要进行面对面的答辩一辩真假;要么放弃论文评比,不要假事真做,坏了行风;或着重于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能力的评比。试想,教师养成弄虚作假的习惯,岂不丢了”教人求真“的资格?
       教育部门除了教师论文获奖证书外,其他荣誉证书也不少,如”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等,我希望这些方面的评比都要严格把关,让证书说得名正言顺,还原证书的公信力。

      
       

  评论这张
 
阅读(223)| 评论(1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