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黄发科的生本美术教育

————不经授权 不得转载————

 
 
 

日志

 
 
关于我

黄发科,安徽省特级教师,市十三、十四届政协委员。中学高级教师,县美术教研员,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美协副主席,市优秀教师、市美术学科带头人,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市教师继续教育首批专家,省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省首批教师培训专家,省教育评估专家,省美协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40多篇教学论文和课例等发表于专业刊物,撰写出版专著《放飞心灵的窗口》、《 烛光夜话》和《根雕、摄影诗话》三册,合编《农村美术教学——对话与实践》一册,编绘《包公故事》连环画一册。

“姜大师”喜欢有趣的事(原创)  

2014-04-21 01:40:30|  分类: 教坛随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读《中国教师报》评论员褚清源的《有趣比有意义更重要》一文,十分赞赏他的观点,在将原文转入桃李社区“青青校园”的同时,脑子里闪过不少学生的影子,这些学生在绘画方面都表现得十分出色,都是因“有趣”而喜欢美术创作的孩子,其中最有趣的要算“姜大师”了。
    “姜大师”真名叫姜福渠,是我漫画教学实验的一个典型个案。因为他“读书(漫画)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能随时、随地、随手创作出有趣的漫画来,我就封了他个“姜大师”雅号,他也乐意接受。
    “‘姜大师’,把画子拿出来晒晒!”只要我一声叫,姜福渠就赶紧嘻嘻哈哈地从画夹里摸索出几张16开的纸片来,上面密密麻麻地画满他的原创连环漫画,从没有落空。
“姜大师”喜欢有趣的事(原创) - 拾荒者 - 拾荒者·原创艺术教育博客
    
 自命题创作《屎壳郎乐队》
         这孩子眼看就要上初中了,学习上却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紧张感来,读课外书、做体育运动、画漫画都随心所欲,小日子过得开开心心的,放松得很。他特别喜欢看漫画书,因为看得多,脑子里储存的各类形象也多,创作起来自然不费力气。我从来不给他压力,但命题也好,自创也好,只要给他一支笔、一张纸,他都轻轻松松地创作出妙趣横生的作品来。你不服还真不行!
    有人问他为什么喜欢漫画,他的回答也就两个字:“有趣!”
        “姜大师”喜欢有趣的事(原创) - 拾荒者 - 拾荒者·原创艺术教育博客
现场命题创作《冷热之间》
        在他的作品中,极度夸张人物造型、活泼生动的符号语言、疏密有致的画面构成,乃至无师自通的变体美术字等,全都描绘着他认为有趣的东西,表达着少年快乐无忧的生活面貌,传达出艺术的有趣的感染力。这些作品虽然摆脱不了各类漫画书对他的影响,但经过他联系生活的有效嫁接,却变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虽然有些幼稚,却趣味十足,常令人捧腹。
    他的创作兴趣异常浓厚,创作思维异常活跃,这都是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始于原发的动力下自然产生的,也许这个动力就是有趣
“姜大师”喜欢有趣的事(原创) - 拾荒者 - 拾荒者·原创艺术教育博客
                                                                            现场命题创作《漫画狂人》
     
        一个孩子,他并不知道以后会做什么,并不知道漫画创作对于自己发展的意义,他只知道“有趣”,这就足够了。因为有趣,他可以不吃、不睡、不玩,不分白天黑夜地画;因为“有趣”,他痴迷于此;因为“有趣”,他创作了一大批原创作品。这些作品因为在家里太占场子,被她的妈妈当废纸卖了,他也无所谓——画了丢了,只因为“有趣”,只因为“好玩”。褚清源说:玩,原本就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孩子而言,他们不会因为知识有用才去学习,而是觉得有趣才会参与,有了体验,自然会有学习发生。教育者的智慧就体现在如何让孩子真正实现“在玩中学”,在好玩的活动中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维发展。
          
 
“姜大师”喜欢有趣的事(原创) - 拾荒者 - 拾荒者·原创艺术教育博客
 
自命题创作《健身》
        
        “姜大师”虽然痴迷于有趣的漫画阅读与创作,但他的文化课学习成绩也不赖,他虽然顽皮,却也是个勤奋的孩子,让我很放心。我叮嘱他要注意锻炼身体,他就画了幅漫画给我作答。虽然侥幸做了一回伯乐,发现了他这个“怪才”,希望他能成为未来真正的“姜大师”,但表现得十分淡定,并没有对他提出苛刻的要求,相处得也随随便便。我的经验告诉我,他的浓厚的兴趣和活跃的创造力昭示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过于关注和拔苗助长可能会干扰他的自然成长,导致学科学习上的失衡,不利于与他的全面发展。因此,我的言行向来谨慎,聊天时也常过问他的文化学习生活,比如写作等。我不想给他造成压力,把他的兴趣折腾没了。我觉得,和这类孩子相处,也是一门艺术,要把关系处理的恰当才好。

    时间不早了还是以褚清源的话作结:“我的期待是,让有趣和好玩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品质。请每一位教育者尝试着重返童年,以孩子的视角发现并创造更多有趣的学习活动。一旦你想着让学校教育变得有趣的时候,周围的一切都会成为我们教育的道具。




  评论这张
 
阅读(217)|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