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下午课外活动,因幼教班的学生门要参加舞蹈比赛,所以我上美术课时她们心神不宁,又是梳头又是抹粉根本没心事学习,整个课堂乱糟糟的。咳,化妆、服装不是已经都准备好了嘛,不需要再在课堂上这样啊。
我倒是挺卖力的,在黑板上画了十个形象,让她们进行分割、重组,做成创意装饰画;然后在巡视指导时还忙个不停示范、添加、修改、展示等等,希望能把她们的情绪带起来。可这些根本没用,她们压根儿把我当作不存在。可办公楼那边的监控可存在着,值班领导在那儿看得一清二楚,会认为我放任自流、不管学生哩。最后我只得拿出杀手锏来:放学时我把门验收,谁不完成作业,谁就别去跳舞,校长来了都不会给面子。她们看我真的发火了,这才收敛起来,赶忙作业。前文我曾写过《让批评走开,如何?》,看来只算是理论探讨,课堂上没有适当的批评和严厉的要求还真的不行。
下课后,我走进值班室和老师们聊天。因有人听说最近有哪个高中学生跳楼一事,我说:“若是我们学校也抓得那么严,学生被逼急了也会跳楼吧。”有个老师开玩笑说:“那倒不会,他们心理素质特好,只怕是老师被他们逼急了会跳楼!”大家哈哈一笑,赞同!
的确,这些孩子似乎对啥都不在乎,心理素质还真是不错。他们很多人还真的没把学校当做学校,没把课堂当做课堂,没把老师当做老师,也没把自己当做学生。马路上,三三两两夹着香烟游荡;大白天,在凉亭里搂头抱颈亲热……课余时间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就是见不着读书者的影子。他们还真把学习不当回事,很是看得开的,着急的只有老师。不过,眼下的老师们也适应了这种特殊的学生和环境——毕竟上有老下有小啊,书没办法教好,日子还是要过的。我想,老师们也不会跳楼的。
万事和为贵。学生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在过去的小学和初中应试中锻炼出来的。试想,他们每每在各个学校、各个班级的不同考试中垫底,长期以往早已视成绩为粪土;在家长和老师批评甚至恶毒的挖苦中长期洗礼,也视自尊如粪土;他们还在乎什么?“有病”的教育把他们教病了,现在给她们点做人的自由和自尊还不算迟。大家都不要太在乎,和和气气、和和平平地打发时间多好。
虽然大家把事情都做得不怎样,但把人做好了就不错。在眼前这个社会里,健康、安全是做人的关键。别说学生们不学无术是坏事,也不能说死读书、读死书就是好事。社会是最好的学校。就我们的学生以后走上社会,因受书本的毒害较少,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走上管理阶层的人必然不在少数,而那些读私死书出身的“人才”还要为他们所调遣,这是社会需要,必然的。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格”字说的是“方式”,“降”字应该说的是像天公降雨一样的自然状态,所谓“无为而治”说不定就包含这个道理。用我们“病得不轻”的教育来培养人才,不是“诲人”,而是“毁人”,是瞎掰。
谁都不会跳楼,这个世界很美,未来会更美,值得留恋,值得好好地活。
但愿那个跳楼事件纯属虚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