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路上,听一小学生说:“某某老师真不是人,每天都布置那么多作业,根本没时间玩!”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失去了玩的时间,甚至连充足的睡眠难以保障,学生当然要骂。究其原因,首先是老师只把学生当作学习机器,没把学生当做人来看。
其实老师们也很苦恼,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也意味着老师的教学负担加重,精神压力也很大。我们因“分数”蒙蔽了双眼,看不到学生身上闪烁的充满真、善、美的人性的光辉,看不到孩子全面发展的广阔空间,难以找到作为“人”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心灵上的默契,彼此心各一方,无法找到心灵上理解和被理解的慰藉。我们时常纠结于学生成绩的好坏,纠结于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率或是升学率,因眼前的利与害、得与失而忧心忡忡,就很难找到工作的乐趣。
由此,很多老师陷入长久的职业倦怠和郁郁寡欢之中而不能自拔。假如,我们换一个视角来看待学生,情况可能就有所改变:
1.把学生当人看。人在年龄、相貌、体态、性格、气质、兴趣、情感、个性、阅历、学习等等方面都各有不同,如果我们是一个欣赏者,就会发现他们有很多令我们赏心悦目的地方并加以肯定。这时候我们会觉得把欣赏的眼光只投射在他们考试的分数上面就太过狭隘。“全面发展”是要我们既要看到他们的短处,也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既要看他们的考试成绩,也要看他们的综合素质;既要看着他们的现在,也要考虑他们的未来。所以要把他们当人看,当作需要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人、需要面对未来的人来看。
2.把学生当孩子看。我们习惯于用成年人的眼光来审视学生,这种眼光是挑剔的;以成年人的要求来对待学生,这种要求是苛刻的。如果我们回到现实中来,把学生当作有很多缺点的孩子看,当作需要我们帮助的孩子看,我们就多了点宽容和笑容,就能给学生温暖和力量。如果再进一步,我们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就能更多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更多地为他们幸福的未来而设计,更多地为他们的健康发展而劳动,因此,我们就愿意为他们付出更多的爱。
3.把学生当男人和女人看。把学生当学生看,我们容易找缺点,这是习惯,是俯视的姿态。把学生当做男人和女人看,我们容易根据人性去设计他们的未来,我们可以让男孩子更有阳刚之气,让女孩子更具阴柔之美。我们没必要用传统的“太监文化”来熏陶男孩子,让他们俯首帖耳、低三下四;也没必要把女孩子都培养成居里夫人式的科学家,为了事业而牺牲个人的幸福生活;我们要从长远考虑,从他们未来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前途考虑,不必为了学习而学习,扭曲他们自然生长的人格。这是平视的姿态,也是培养人的姿态。
因此,当我们把学生当人看时,我们就能用温情的目光来打量他们、用发展的眼光来要求他们,从而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言行,还他们做人的自信和自尊;当我们把学生当人看时,就抓住了教育的本质,就更容易教好书,从而给孩子一个幸福美好的未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