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陈述:农村中学,学生本来就没有什么美术方面的书籍,唯一的美术教材还要流动着用,对老师、对学生都很不便。大家觉得流动用美术书好吗?
对话1:现在国家倡导节省资源,美术、音乐都使用循环教材,一个年级好几个班,新学期第一节课就反复跟学生说要爱护教材,一下课就收书。学生都认为书不是自己所有,基本上都不会像爱护自己的书那样对待美术书,开学不到一个月,有的书就被画得乱七八糟了,有的封面掉了,有的散页了……,学期还没有结束,书基本上被折腾得奄奄一息了 。既然抓素质教育,教育资金就要跟得上,国家免了学生的书本费,可是技能学科的教材也不至于循环使用啊!
对话2:环保节能意识不是某一个人某一门课就能完成的事,学生所处的环境复杂,就靠一门教材的循环使用是不可能实现环保的。有时候想法是好的,但却达不到效果。
对话3:我觉得不合理,想法是好的,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很多学校要不就不发书,学生上课没有书可用,要不就每节课收回书本,极不方便,学生也不爱惜书本。有的学校甚至收取押金,学期结束不退书不退押金,但现在学生都不缺钱,收效也不大。到底是节约资源了没有,还不一定,所以我觉得根本没必要教材循环使用。
对话4:很多学校教材直接不发的,学生没有书课怎么上?只有当上面检查的时候才发给学生做样子,随后就收回的。我觉得循环很不合理。
对话5:不合理。学生没书,就会失去很多直观感受艺术的机会,充其量只是在短暂的一节课上匆匆过目。尤其对于基础知识知之甚少的农村中小学生来说,书本就是他们初步认识美术的最好的媒介。如果没有书,会对发展其美学水平造成影响。另外,仅仅靠教师的努力,很难让学生对美术有直观的认识,会影响教师的教学,会教师带来很多不便。
小结:
循环使用教材节约了资源,但的确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一些不便。在现有情况下,我的看法是:
1.老师在教材的管理与交接上,安排富有责任心的学生专项负责,避免丢失。
2.在循环使用上,尽力培养学生保护教材的意识,避免损坏。
3.以素质教育为宗旨,把管理、发放、使用、保护、收缴教材纳入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
4.在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基本的目标后,尽量将教学内容拓展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不过于依赖教材。
5.大力开发和利用校本资源,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