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黄发科的生本美术教育

————不经授权 不得转载————

 
 
 

日志

 
 
关于我

黄发科,安徽省特级教师,市十三、十四届政协委员。中学高级教师,县美术教研员,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美协副主席,市优秀教师、市美术学科带头人,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市教师继续教育首批专家,省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省首批教师培训专家,省教育评估专家,省美协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40多篇教学论文和课例等发表于专业刊物,撰写出版专著《放飞心灵的窗口》、《 烛光夜话》和《根雕、摄影诗话》三册,合编《农村美术教学——对话与实践》一册,编绘《包公故事》连环画一册。

课改闲话8——美味“拼盘”课(原创)  

2012-07-27 23:41:18|  分类: 教坛随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课改闲话8——我的拼盘课(原创) - 拾荒者 - 拾荒者·原创艺术教育博客

 

 

         26日下午,北京二中吴学敏老师在“安徽省新课程培训会上讲人美版教材时,提到了美术课堂教学内容的综合艺术,与我课堂教学的“拼盘”艺术十分吻合,如上示意图。做好这样的“拼盘”并不容易: 

       作为文化现象之一的美术与其他文化现象之间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与社会、家庭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有着必然联系。所以美术课不能单纯地教美术,要能够把这些知识巧妙地融入美术课堂,为美术教学服务,这样,美术教学就会呈现多元化的立体态势,就不会单调乏味。这不仅容易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间接地提高学生学习其他文化知识的兴趣。

        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生活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上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综合文化知识,并能够深入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特点,教学时做到高屋建瓴,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教师要敢于开拓创新,善于把握切入点。教师要能根据学生需要抓住处理教材的主动权,并紧扣美术课的知识点、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时机,恰到好处地联系学生所熟悉和喜爱的文化与生活知识,来说明美术现象。

   

       多年来,我的课堂教学一直把巧用综合文化生活知识作为促进美术教学趣味性、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比如让学生用诗歌的方式表达欣赏美好大自然或艺术作品的感受,用日记的方式描绘对校园雕塑、建筑等文化环境的鉴赏体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春夏秋冬的美感,又用音乐的节拍来帮助学生理解会美术作品中的节奏与韵律之美,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来说明线条形态对表现空间体积的作用,用数学上的坐标轴来说明形体间的比例关系和观察、比较方法,通过环境气候差异来剖析我国南北绘画的风格特色等等。

       我用弯弓的张力作比,让学生理解梵高绘画作品中旋转笔触的力量;用爆炸现场的支离破碎作比,来说明毕加索名作《格尔利卡》的构图和造型特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美术课就会通俗易懂,就有趣得多。即使是“裸课”,学生也会学得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所以,大大小小的学生都喜欢品尝我做的的“拼盘”也就合理了。

       中国人用“色香味俱全”来对菜的品评,把色彩放在前面,足以说明色彩搭配的重要性。这是我的一次《图案色彩的搭配》的公开课的开头。公开课结束时正逢中午放学,我要求学生午餐时用色彩搭配知识对饭桌上的菜进行评价,这样联系生活、学以致用的教学,无疑受到学生的喜爱。

       

       尹少淳教授在解析修订版“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课件中,用红字突出“结合学生学习体验”这句话,既强调了新课程的人文特点,也强调了从实际出发的课堂教学艺术。所以我认为美术教师都要学会做“美味拼盘”。          

  评论这张
 
阅读(614)| 评论(7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