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黄发科的生本美术教育

————不经授权 不得转载————

 
 
 

日志

 
 
关于我

黄发科,安徽省特级教师,市十三、十四届政协委员。中学高级教师,县美术教研员,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美协副主席,市优秀教师、市美术学科带头人,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市教师继续教育首批专家,省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省首批教师培训专家,省教育评估专家,省美协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40多篇教学论文和课例等发表于专业刊物,撰写出版专著《放飞心灵的窗口》、《 烛光夜话》和《根雕、摄影诗话》三册,合编《农村美术教学——对话与实践》一册,编绘《包公故事》连环画一册。

我教学生这样玩——根雕诗话6(原创)  

2011-08-09 00:30:14|  分类: 根雕创作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拾荒者/图文

 

鼎 - 拾荒者 - 拾荒者

 

 滩头丢失残树桩,

案上一鼎千秋藏。

三足铸就文明史,

中华文化万年长。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句话在根雕创作中同样适用。广闻博览方能思接千古, 出奇制胜,变废为宝。 一个在普通人看来十分平常的树疙瘩里,可能就潜藏着无穷无尽的创意。这或许就是艺术创作的神奇之处。

        这件作品的创作给我的感受是:创意无限,乐趣无穷。

 

蟠龙

拾荒者/图文

2011年08月09日 - 拾荒者 - 拾荒者

 

屈曲蟠龙朝天张,

满身金甲羞日光。

待到风起云涌时,

腾空万里入天苍。

 

 此根属坚实年久的荆树类根材,与前面介绍的根雕《祖国您好!》一并得来,都是别人丢弃的废盆景。因其枝杈繁杂,在楼上储藏室里放了很长时间都没有理想的创意。因其形态复杂多变,造型潜力极大,我闲时总爱把它提出来,东瞅瞅,西望望。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我终于从它身上累累的疙瘩联想到龙的鳞片,并进而发现蟠曲的动态和昂起的龙首。

  发现感觉之美妙,真是不可言传。

 

流浪者

拾荒者/图文

 

鼎、蟠龙——根雕欣赏(原创) - 拾荒者 - 拾荒者


  

四处流浪没有家

  餐风饮露寄篱下,

 人说逍遥又自在,

 一路辛酸伴天涯。

         这是一个淮南的学生(张雪芹)从家里带来的,槐树的上长着的一个大根瘤,看起来像个小动物蜷缩地睡着。这让我想起了大街小道上无数的流浪狗,想起了三毛流浪记,想起了潇洒哥,想起了农民工……也想起了许多流浪的心。

 

象不像

黄发科/图文

鼎、蟠龙——根雕欣赏(原创) - 拾荒者 - 拾荒者

 

看着模样象小象,

小象就爱鼻子长,

似象还是不太像,

不像也可玩抽象。

 见着这个树根时,那突出的长鼻子首先吸引了我的注意力,S形的动态不仅表达了小象的顽皮,还十分优美,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一头可爱的小象,但仔细看看又似象非象。

 艺术创作中不能完全拘泥于像还是不像,抓住了是无本之特点的抽象的艺术作品往往更耐人寻味。

 

伊人边框



       

  评论这张
 
阅读(383)| 评论(6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